中文  |   English

学科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科学研究>>学科平台

学科方向:药物制剂学

发布时间:2017-05-15   浏览次数:0

1、研究方向:

(1)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

(2)药物递送体系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

2、特色:

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新辅料、新材料和新技术制备新型给药系统,如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组织和病灶靶向给药系统和脉冲自动调控式给药系统等。所运用的药物递送形式既包括借助注射、外用和口服等给药途径的各种传统给药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贴片等,也涵盖了微丸、微球、微囊、纳米乳、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和纳米粒等微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及技术。借助动物整体、组织和细胞等各水平生物模型的评价和优化,在药物的应用途径、定时释放和定位输送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显著提升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顺应性。

药物递送体系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基于动物整体、组织和细胞等平台,研究药物递送形式在各级生物样本中的转运行为和动态变化规律,探讨药物递送形式和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机制。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精细的体系,由宏观到微观可包括动物整体、动物的组织器官、动物细胞等各级生物样品层次。通过探究给药形式和生物体系之间的作用机制、考察给药形式在生物样本中的转运行为,有利于更精准地把握给药形式的设计优化思路,更深入地了解庞杂多层次的生物体系的特征。

3、优势:

本团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有关药物新剂型和新技术的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来,团队成员围绕该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系统、深入的研究,所研究的给药系统包括缓控释制剂、结肠靶向制剂、渗透泵制剂、微丸、微球、微囊、纳米乳、纳米脂质体、纳米胶束和纳米粒等微纳米药物给药系统及技术。近5年来又在药物递送体系与生物体系相互作用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探究给药形式和生物体系之间的作用机制、考察给药形式在生物样本中的转运行为,更精准地把握给药形式的设计优化思路,更深入地了解庞杂多层次的生物体系的特征。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构建了完善的研究团队,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和专业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团队成员先后主持或主研技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5项,教育部、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相关专业杂志上团队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4、带头人

曹德英

皇冠hg1088官方官网院长,药剂学教研室主任,皇冠hg1088官方官网实验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石家庄市政协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国家执业药师考试认证中心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编辑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专家、河北省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等。其他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第一届新剂型(中药)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石家庄市药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审专家、中国药学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药剂学杂志(网络版)编委等。

主要科研方向为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5项,完成新药研发项目20多项,主编教材及专著4部,参编5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厅局级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承担河北省教育教改项目3项,获得国家2007年获得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科研成果一等奖;2008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2009年度 河北省第五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Baidu
sogou